类目:
  • 人类及其肠道微物如何对植物激素产反应

    一碗沙拉含有的不仅仅是维生素和矿物质。植物物质还包括植物激素的残​​余物,以控制它们如何生长,老化和管理水的摄入量。最近,科学家报告说,我们的肠道微生物和细胞可能会对这些激素产生反应,甚至产生类似的自身分子。在8月22日发表在植物科学趋势杂志上的一篇观点文章中,法国研究人员探讨了植物激素如何影响人类健康。“我们知道肠道微生物群涉及人类疾病,微生物可以生物合成影响人类的植物激素,因此从植物的角度研究动物 - 微生物相互作用是有意义的,”法国国家中心的资深作者Ben

    2019-05-31 更新
  • 狩猎采集者的季节性肠道微物多样性丧失与我们的永久性结果相呼应

    更多的证据表明我们的肠道微生物受到我们食用或不吃的食物的深刻影响:居住在坦桑尼亚裂谷地区的一小群狩猎采集者的肠道生态系统显示出与人口季节性变化饮食相一致的强烈周期性。由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研究首次研究了Hadza的肠道微生物组成或微生物群的季节变化,Hadza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传统狩猎 - 采集人口之一。研究结果证实,Hadza微生物群比工业化国家的城市居民更加多样化,并且与实质上不同。 该研究也是第一个显示Hadza种群的微生物群在季节性变化,并且这种变化对应于它们季

    2019-05-31 更新
  • 正如托尔斯泰所指出的那样所有不快乐的微物组都以自己的方式不满意

    生活在每个人体内的细菌群落在时间良好时非常相似和稳定,但当压力进入等式时,这些社区对人与人之间的反应会有很大不同。这是“安娜卡列尼娜原则”的微生物学版本,它是俄勒冈州立大学科学家提出的一种新范式 - 对于更加个性化的抗生素治疗方法,慢性病管理和医疗保健的其他方面具有关键意义。 这个原则的名字来源于19世纪俄罗斯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线:“所有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每个不幸的家庭都以自己的方式不开心。&rdq

    2019-05-31 更新
  • 一种新技术可以帮助研究人员研究微小的物过程

    为了保护健康或引起疾病,细胞内发生的大部分事情都是如此之小或时间敏感,以至于研究人员现在只能看到我们每天每分钟都在发生的复杂情况。北卡罗来纳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这样的复杂性 - 一种以前隐藏的RNA调节模式,对细菌防御有毒氟离子至关重要。该研究发表在“自然 - 化学生物学”杂志上,为开发针对各种生物过程重要的RNA遗传分子的药物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途径,包括如何调节基因。 “寻找健康和疾病基础的大量研究正确地关注蛋白质,但不同形式的RNA具有

    2019-05-31 更新
  • NAS的新成员揭示了动物如何选择好的微物拒绝有害的微

    Margaret McFall-Ngai,夏威夷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太平洋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教授兼主任,是唯一一位在美国国家科学院成员的UH女性(NAS)。本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的就职文章,纪念她入选该国最杰出的科学团体之一,她和一个研究小组揭示了一种新发现的机制,通过这种机制,有机体选择有益微生物并拒绝有害微生物。那些。哺乳动物(例如人)的内部微生物群落或聚生体是复杂的,因为它们需要许多细菌类型来实现健康功能。呼吸系统,输卵管和咽鼓管中的组织衬有纤毛 - 微观毛发状结构

    2019-05-31 更新
  • 物竞争营养物质影响小鼠的新陈代谢和发育

    “在我们做之前,肠道细菌可以使用我们的大量食物,”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细菌学教授Federico Rey说。然后我们得到他们的剩菜 - 或他们的废物。Rey说,问题在于,如果我们的微生物组过度放纵,我们可能无法获得所需的营养素。这是由国王的小组进行了新的研究的建议,即表明怀有高度的小鼠的微生物是吃胆碱被剥夺了这一重要营养。与没有胆碱饥饿的细菌的小鼠相比,胆碱饥饿的小鼠对代谢疾病的易感性增加,并且在大脑中产生具有生化改变的幼仔并且表现出更多的焦虑行为。 该研究于

    2019-05-31 更新
  • Nature重磅!新型血液检测方法可利用cfDNA片段化模式检测七种癌症,有望突破肿瘤溯源难题

    科学家成功开发了一种名为“DELFI”(DNA evaluation of fragments for early interception)的新型简易血液检测方法,可通过cfDNA独特的片段化模式对7种不同类型癌症进行检测,为癌症筛查、早期检测和监测提供了原理验证方法。

    2019-05-31 更新
  • 态环境监测条例将制定 环境监测行业再迎利好

    5月29日,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司长柏仇勇在例行发布会上介绍,将研究制订起草《生态环境监测条例》,通过条例的制订,进一步明确各级生态环境监测的法律地位和作用,保护各级各类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也进一步强化各界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法律责任。2018年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齐头并进,常态化的中央环保督察将生态环境执法上升到“史上最严”。2018年,生态环境部印发了《生态环境监测监督检查三年行动计划(2

    2019-05-31 更新
  • 基因组“暗物质”竟能导致自闭症!科学家首次证实非遗传性非编码DNA突变可导致复杂人类疾病

    美国科学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成功破译了自闭症患者“垃圾DNA”区域基因突变所具有的功能性影响,首次明确证实非遗传性、非编码DNA突变能够导致复杂的人类疾病或障碍,为探索人类基因组中“暗物质”带来了新的突破。

    2019-05-31 更新
  • 人类微物组项目的初步调查结果引发了“数百项后续研究”

    在人类微生物组计划(HMP)是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研制表征在健康成人和那些有特定条件的人类微生物的倡议。这样的信息使得精确医学能够根据每个人的精确遗传变异性和环境来定制基于个体患者的管理策略。一个新的文章发表在杂志上自然描述了三个长期HMP研究如何提供响应的疾病,发生在人类微生物组的变化全面跟踪。研究人员说,这些新信息将为个性化医疗提供宝贵的资源。 HMP现处于第2阶段;研究人类和微生物组的相互作用以及两者的生物学特性如何随时间而变化。最新研究分析了妊娠期和早产期间的宿主和微生物组特征

    2019-05-31 更新
  • Oxford Nanopore多款产品升级,多重低通量测序仪Plongle预计明年发布

    Oxford Nanopore计划对其现有平台和产品套件进行多次升级和更新,以提高测序通量和准确性,同时降低成本。Oxford Nanopore首席技术官Clive Brown在近日举办的年度用户会议上介绍,公司正在开发一种可实现96孔板多重低通量测序的Plongle测序仪,以及一种新型DNA数据存储技术。

    2019-05-31 更新
  • 世界各地的抗素如何用于食用动物

    由布里斯托尔兽医学院的学者领导的一项新研究回顾了关于在家畜实践中使用抗菌药物(AM)的文献以及利益相关者的观点。该研究发现,虽然存在一些改变的障碍,但是对畜牧业的问题有明确的认识,并且愿意修改使用AM。世界各地的食物生产动物在需要治疗感染时可能会接受AMs。然而,有人担心AM在人类和兽医学中的使用会导致人和动物的抗菌素耐药性(AMR)。 快速证据评估(REA)由埃克塞特大学的Henry Buller教授和布里斯托大学的Kristen Reyher博士领导,研究了目前在食用动物中使用AM

    2019-05-30 更新
  • 三项研究通过健康和疾病跟踪人们的微物群

    2008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的人类微生物组项目-an雄心勃勃的项目,类似于人类基因组计划在表征极其复杂的微生物生活在和我们每个人的-aimed。六年后,该计划扩展为综合性人类微生物组计划(iHMP),目的是了解身体不同部位的微生物组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各种健康状况(如妊娠或疾病)发生变化。今天(5月29日)在自然与自然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三项iHMP研究将微生物成分与2型糖尿病,妊娠和炎症性肠病(IBD)联系起来。每项研究都包括数千份血液样本,活组织检查和微生物拭子的数据。 所有这

    2019-05-30 更新
  • 研究为IBD微物组概况提供了最全面的观察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影响全世界数百万人。IBD概况可以变化很大,使其成为难以有效治疗的疾病。在一项新研究中,来自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广泛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编制了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和分子事件,这些事件在IBD爆发期间破坏微生物组并引发免疫反应。这种多组学方法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疾病中涉及的微生物变化和遗传变化,并可以为未来治疗的发展提供信息。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上。 该研究是2007年启动的人类微生物组计划的一部分。 该研究对13

    2019-05-30 更新
  • 未来10年人类微物组研究的重点

    在过去十年中,超过17亿美元用于人类微生物组研究。主要项目正在美国,欧盟,中国,加拿大,爱尔兰,韩国和日本进行。这项投资证实了微生物组对人类健康和发展的重要性。例如,现在已知新生儿从其母亲那里接受必需的微生物1。此外,母乳中的糖分不能消化婴儿滋养婴儿发育中的微生物组2,从而塑造其免疫系统3。 现在是思考的好时机。最大的投资(约10亿美元)来自美国。其中约20%已进入人类微生物组计划(HMP)的两个阶段,该项目正在创造研究人类微生物组所需的研究资源(参见“大花费”

    2019-05-30 更新
  • 首部《中国海洋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5月22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2018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这是国家海洋环境保护职责调整到生态环境部之后,生态环境部首次发布的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此次公报从原先的《中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公报》升级为《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监测范围也有了很大扩展。公报披露了我国海洋环境监测的监测点位数量、监测参数、监测方法、监测结果以及主要超标物质。全国人大常委会成立执法检查组对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三部委联合印发《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整合到生态环境

    2019-05-30 更新
  • 中科院技术物所在作物单粒近红外检测技术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期,技术生物所吴跃进研究员课题组在作物单粒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工作已经被光谱学期刊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 Molecular and 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接受在线发表。采用SST算法可以使水稻三种形态(单粒水稻、单粒糙米、米粉)的近红外漫透射光谱相互转移单粒近红外检测技术(SKNIRS)是指在单粒作物水平上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作物成分。该技术因为其快速、无损的优点,有望应用于育种行业,以提高作物育种效率、缩短育

    2019-05-30 更新
  • BIO-PHARM2019|中国物医药创新合作大会邀您相聚申城

    2019中国生物医药创新合作大会(BIO-PHARM2019)于9月26-27日在上海举行!

    2019-05-30 更新
  • 2019版“互联网+疾病预防知识宝库”启动

    “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控局等指导主办的2019版儿童健康“互联网+疾病预防知识宝库”28日正式启动。

    2019-05-29 更新
  • 虫洞察可能有助于抑制昏睡病

    对昏睡病的新见解表明,引起感染的寄生虫之间的交流可能会影响疾病的严重程度和传播。当两种类型的昏睡病寄生虫同时感染同一种动物时,物种之间的信号似乎有助于它们彼此竞争或操纵。科学家说,这可能使他们更容易引起疾病或传播,从而导致进一步的感染。研究结果表明,这种行为可能会影响潜在致命疾病的当前和未来发病率。 疾病发展 例如,通过竞争性信号传导使毒性更大的寄生虫物种可能会传播以引起严重疾病。这些发现可能为解决这种疾病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这种疾病通过采采蝇的叮咬传播。昏睡病对撒哈拉以南非洲部分地区

    2019-05-29 更新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   108   109   下一页»   共2168条/1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