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化床和喷动床技术的优点

楼主  收藏   举报   帖子创建时间:  2017-04-07 15:17 回复:0 关注量:162
目前,市场上含功能性成分的产品日益增加,如何优化功能成分的粒子组合显得尤为重要。功能性产品的日益复杂化对加工过程的要求更高,比如保质期内产品功能成分的稳定性如何确保。消费者在注重产品的营养时,也非常注重口感,如何更好的改进产品的风味。

此外,活性微量元素不能以天然状态形式添加到食品配料中,必须采用涂层或微胶囊化的方式,如维生素、矿物质、香精和益生菌等,流化床和喷动床技术可更好实现功能成分粒子设计、加工和处理,提高活性成分在人体中的利用率。

提高加工处理效率

流化床技术和喷动床技术都是在流化粒子的基础上采用上流式的方式去处理加工气体,这些系统主要包括排气口、处理室、喷雾系统和过滤系统。同时,这两种技术通过烘干悬浮的材料物,最大化避免其整个表面和空气接触,以此提高处理过程的效率。

据了解,分布板的应用能够确保气体在加工过程中存在明确的流动特性,有助于形成混合过程,从而形成流化床界面。然而,从流动机制和过程动态两方面来看,流化床技术和喷动床技术属性存在些许不同,但主要区别在于处理室的设计上面。此外,流动剖面会影响到温度和材料的转化率。

为了保留活性成分的功能特性和营养价值,高温度和高原料转化率的短期停留时间可引起原料对温度产生高敏感性。简单来说,在食品加工领域,产品的通常加热温度为30-50度,也就是说温度敏感性成分如酶、蛋白质、香精、维生素和微生物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流化床技术和喷动床技术能够将粉末或液体转变为颗粒或胶囊化粒子。

涂层,活性成分更稳定

对于功能性活性物质来讲,高稳定性、抗氧化性和靶向释放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而薄膜或热熔涂层是最常用的方法。对于营养补充剂生产商来说,如何确保产品中成分的活性很重要。功能性薄膜涂层不仅可提供平滑层,还能够形成保护性壁垒,以抵抗外界的氧气、光照和湿度。

此外,涂层还可提高活性成分的释放性能。功能性表面层能够提供特定成分的缓慢靶向释放或控制释放机制,但这主要依赖于pH和溶解度。比如,香肠在成熟的过程中释放的柠檬酸和乳酸可用涂层包裹。同时,涂层还可遮挡成分中一些让人产生不愉快的气味,比如使用无机盐的话,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混合物会产生金属性或苦涩的口味。

微胶囊化形式的益生菌

益生菌类产品中的活性成分在人体中通常为缓释,如果这些活性益生菌能安全到达人体小肠部位,则可定殖且对肠道菌群产生有益作用。事实上,益生菌从小肠部位到达结肠必须经过胆汁酸和消化酶,这种强酸环境会让许多活性菌无法顺利到达肠道,因此产品通常采用微胶囊化技术。

微胶囊化技术可增强益生菌本身对环境条件的耐受性,使其长时间定殖肠道中从而发挥功效,还提高产品的货架期。在营养保健品领域而言,采用微胶囊化技术可将活性成分转变为自由流动的粉末或颗粒,这些成分常常以毫米或微米厚度的聚合物层面出现。

喷雾造粒技术

造粒就是将小颗粒或细粉物料聚集成较大实体的过程,喷雾造粒是集混合、造粒、干燥于一体,产品具有粒度均匀,流动性好等特点,同时能够确保颗粒的形成和释放控制。在喷雾造粒的过程中,液体被喷雾成流动粒子,在颗粒表面变干的时候就会形成颗粒物的分层积累。喷雾造粒还可将液体食品添加剂烘干,如稳定剂、风味剂或甜味剂,精确地调整它们的颗粒尺寸、剩余水分含量和固体含量,从而形成具有良好物理性质的圆形颗粒。

喷雾造粒最终会形成散粒状/自由流动的均匀颗粒,可降低产品中的粉尘污染,提高生产效率;满足相关工艺需求如孔隙率;改善产品物理性能,如流动性和透气性。此外,颗粒的硬度和耐磨性明显比传统烘干物质要高,喷雾造粒尤其适用于干性食品添加剂和胶囊化成分。

团聚法是造粒的一种方法,主要利用粉体之间的凝聚粘结力和外力产生的碰撞和压缩等逐步形成,高粘性的喷雾液可让速溶产品实现大幅度的团聚结构。如同喷雾造粒一样,凝聚能够让产品更容易处理,还可预防个别成分在加工处理的过程中发生分离。据了解,流化床技术可让难溶性粉末转变为易溶于水的团聚体,比如速溶性可可粉末和热牛奶咖啡饮品。

在分子团聚的过程中,细小的粉末微粒和液体会结合形成颗粒状结构。这些颗粒物表面的湿度和随后的烘干会引起粉末颗粒相互附着,从而形成自由流动的可渗透性团聚体。

流化床和喷动床技术目前广泛的应用于食品、饲料和化学领域,二者均可增加产品中功能成分的抗氧化性和耐热性,最大化保留成分的营养价值,整个加工过程也可一体化实现,在提高产品生产过程效率的同时,节约相应成本。